公平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活动

公平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活动

为深化学校儿童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培养尊重生命、悦纳自我的健康人格,2025年3月28日,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阳花开”项目团队携手温江区公平学校,面向一年级学生开展了生命教育系列课程。活动聚焦“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维度,通过互动游戏、情景体验、艺术创作、团队协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从认知自我出发,延展至理解集体、关爱他人、敬畏生命。期望通过系统性课程,促进教师内化生命教育教授技巧,帮助学生在启蒙阶段建立积极人生底色,以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让生命教育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在一年级1班,李靓薇老师开展了“人与人”-《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的课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构建了完整的认知链条。活动伊始,欢快的“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音乐响起,学生们通过扭动手腕、击掌互动,在律动中感受双手传递快乐的能力。随后的“认识我们的手”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踊跃列举“手能画画”“能帮奶奶捶背”等正向功能,而当绘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中主人公因愤怒伤人时,教师顺势引导讨论“打人的后果”,澄清“暴力不能解决问题”的观点。课程高潮聚焦“暴脾气锦囊”制作,学生将“数到十再说话”“画一朵消气云”等策略可视化,通过剪贴、涂鸦等形式将抽象的情绪管理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指南。课堂结束时,有同学主动展示锦囊:“这里装着我的暂停键!”

  

李靓薇老师《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课堂剪影

在一年级2班,许琴霞老师关注“人与环境”板块,设计的《可爱的班级》课程,重塑学生的集体认知,熔铸班级成长共同体。课堂以“一元五角”游戏拉开序幕,学生们根据指令快速组合成不同数值的小组,在欢笑中增进关系。随后播放的《螃蟹的迁徙》《一滴水的故事》科普短片,将抽象哲理具象化:“集体是生命的铠甲,是个人价值的发挥之地”。在理想班级描述环节,许老师展示班级合照,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的班级团结友爱,是我理想中的班级。”引入“木桶原理”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盛水量取决于最短木板后,学生们纷纷提出“我们可以帮短板同学补习,一起为班级做出贡献”。课程高潮落在“班级之星”推选环节,学生们通过匿名投票,将平日里默默维持班级秩序、主动调解同学矛盾的同学请上“星光讲台”,在全班雷鸣般的掌声中,被推选者感受到了来自班级的肯定和赞赏,已然谱写出班级成长共同体的精神序章。

  

 

许琴霞老师《可爱的班级》课堂剪影

在一年级3班,邓琴老师着手“人与己”板块,通过《战胜胆怯》课堂带领学生认识恐惧和勇气,锻造心灵成长铠甲。通过“小勇士大比拼”匿名问卷,投影屏上显示“怕黑”“不敢问问题”等共性恐惧时,学生惊讶发现“原来大家都藏着小秘密”。绘本《战胜心里的胆怯》共读环节,教师以主人公的成长路径为锚点,引导学生提出“把害怕画成怪兽再撕碎”“找信任的人当守护者”等策略。在“秘密武器”创作中,学生将写有恐惧的卡片转化为互助资源,携同学之手集战胜恐惧之法。这堂生命教育课证明:当恐惧被阳光照见,便能化作成长的阶梯。

 

    

邓琴老师《战胜心里的胆怯》课堂剪影

本次公平学校生命教育普及活动,学生们在探索中读懂“手足为善”的文明密码,在体会中领悟“聚沙成塔”的集体真谛,在互助中锻造“破茧成蝶”的心灵铠甲,生动诠释了“教育即生长”的深刻内涵。未来,“向阳花开”项目将深耕生命教育沃土,点亮全域成长灯塔,联合区社工部、区教育局启动“生命教育推广普及计划”,培育温江区其余8个街道生命教育专业师资20人,实践更新《教师生命教育3.0》课程体系。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的共鸣”,这场以生命唤醒生命的修行,正在天府之国的沃土上,书写着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



下一条:清明扫墓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