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语言有温度”

  你的语言有温度

--阳光课堂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为增强学生对语言力量的认识,培养他们形成正面、积极的语言态度,2025年4月22日下午14:30,在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指导下,成都市温江区涌泉滴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温江区公平学校在六年级8班共同开展了“你的语言有温度”--阳光课堂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互动游戏、情景体验、团体契约等形式,帮助47名学生认识语言的双面性,掌握用温暖对话传递善意的力量,为构建和谐校园注入人文温度。

 

社工介绍“你的语言有温度”--阳光课堂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社工与学生达成“放松玩、认真听,仔细看”的课堂规则,为课堂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紧接着,“信任盲行”作为破冰游戏正式开启课堂之旅,学生们在蒙眼状态下依赖同伴的指引前行,体验清晰、温柔语言的重要性。随后,情景剧《一条消息的蝴蝶效应》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网络欺凌的连锁伤害,学生们深度剖析小橙的故事,分组讨论、展示观点,共同总结出了朋友间的三大“数字礼仪”:未经允许不转发、看到伤害及时截停、玩笑底线是对方也觉好笑。学生们不仅能够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能从旁观者乃至可能的施害者的立场出发,探讨解决之道,积极发言,真诚反思。

 

“信任盲行”游戏

 

 

《一条消息的蝴蝶效应》小组讨论与分享

随后的“语言温度计”实验中,通过红色和蓝色卡片引导学生分享伤害性话语和支持性话语,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了语言暴力的危害以及友善言语的治愈力。看到气球随着伤人话语逐渐膨胀,又因温暖话语而慢慢缩小,不少同学深受触动,纷纷表达了要做班级“温暖者”的决心。最后,制作“反语言欺凌行动指南”的环节鼓励学生们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策略,共同制定《班级网络文明公约》。各小组提出了许多实用且富有创意的想法,体现了大家对于创建安全、友好校园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分享支持性话语        社工展示“伤害性”话语气球

 

社工强调朋友间的三大“数字礼仪”     学生认真聆听

温暖他人,亦是照亮自己。本次活动成功唤醒学生对语言力量的敬畏之心:从认知网络语言欺凌的涟漪效应,到掌握温暖对话的实践方法;从提升自我保护的警觉意识,到激发守护同伴的集体担当;从深化个体间的理解共情,到凝聚校园文明建设的向善共识。展望未来,滴水社工将持续开展“阳光课堂”活动,助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小使者,共织守护彼此心灵的安全网。